Learn Fit 專欄文章


什麼是運動醫學?就用前十字韌帶康復來當案例吧!

2020-02-10 09:18:12

 “前十字韌帶受傷”是常見的運動損傷案例,從自身接觸案例中,從籃球、跆拳道、網球運動員都曾有過前十字韌帶傷害狀態:韌帶全斷、部分撕裂等。無論如何發生,當來臨的傷害產生時,康復訓練與治療是必須且必要的過程,這段陪伴的路程就是運動醫學團隊介入的重要階段。

 

 

為什麼非得一個團隊呢?

1. 醫師:負責評估、診斷、治療、開藥打針與開刀

2. 物理治療師:負責徒手治療重建身體功能

3. 運動防護員:負責回場訓練,讓傷後的身體能夠承受籃球場上的強度

4. 體能教練:負責體能強化與運動表現,因為運動員不僅要能跑跳,更要能贏過對手

復健過程中,團隊成員“保持“高密度的跟進與協調,確保傷者“持續“在最好狀態進行恢復

 

前兩個禮拜,剛好一個平時上班族下班變身籃球運動員的小鄭在球場上,一個轉身落地,膝蓋「趴」的一聲,就跌倒站不起來了,事後經醫師初步評估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因此按照流程,則團隊立即討論並展開治療方針與康復計畫。

 

等等!團隊展開計畫前必須詢問小鄭的目標除了傷害恢復功能正常外,真正的“動機目標”是什麼?能夠回到運動場上繼續拚搏?乖乖當個上班族?或正常走路上下班即可?

 

小鄭的堅定不動搖的眼神明確表達:「我要去打籃球,我的隊友還在等我!!」不禁懷疑他是不是被土木工程耽誤的籃球運動員,小鄭此時剛開完刀還在消腫與恢復關節角度的物理治療階段,因此後續的精彩故事發展就用本人先前經驗呈現給大家。

 

第一階段:

確定目標後,必須與醫師詳細討論該如何進行治療,根據文獻研究開刀後的復原情況並不一定比不開刀還要好(Treatment for acut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 five year outcome of randomised trial--- Richard B Frobell et al.)

 

醫師先進行問診、徒手特殊測試與相關影像學檢查,例如:X光、磁振照影(MRI) 、超音波等。在確認病人情況後,共同評估開刀/不開刀處理方式下的風險分析與管控機制,評估比較的結論讓小鄭進行何種治療的決定。

 

如果只是單純的前十字韌帶損傷,在沒有嚴重損及其他內/外側韌帶與軟組織半月板的情況下,並不一定要手術,可以考慮藥物或者增生治療搭配運動訓練也能回到運動場上打球。個人接觸兩位以上的籃球運動員的案例中就屬於雖有前十字韌帶損傷卻不選擇沒開刀,目前在球場上還是相當活躍。

 

第二階段:

無論開不開刀,都會轉由物理治療師進行處理治療,依據醫師的診斷說明與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評估,更加上特殊測試是可以找出真正需要處理與治療的地方,也就是真正的“對症下藥”。

 

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除了協助膝蓋恢復功能之外更需要看的是整體的動作與相關的組織有無因為膝蓋受傷而造成影響,因此評估測試與諮詢會延伸而非單純膝蓋。

 

舉個例子來說,股四頭肌萎縮,髖關節與踝關節的代償,身體重心移轉都是常見的十字韌帶傷後現象,所以物理治療師會借助常見電療、熱敷等儀器之外,更會使用萬能的雙手進行「徒手治療」、「姿勢矯正」以及「運動訓練」等,過程中,需要隨時與團隊成員保持密切的溝通,確保給予傷者最合適的處理結果。

 

第三階段:

傷者逐漸康復的過程中,運動傷害防護員介入進行了解康復進度,其確切的時機點,需要與物理治療師還有醫師共同討論。

 

運動防護員的專長,是在受傷後回到運動場的訓練,所以這條界線跟物理治療師是重疊與互補,例如當傷者可以拿掉拐杖雙腳平均承擔體重行走的時候,防護員就會進行讓傷者可以走得更好,不僅是走直線,更可以多方向走、跑還有負重行走,甚至符合運動專項的動作等的訓練計畫。目標是回到運動場就不會只是停留在只能走路而已,此階段是物理治療師與防護員合作黃金關鍵階段,在個人經驗中,物理治療師可以很清晰敏銳抓到動作上需要調整的點,肌肉發力順序,關節角度的差異等,則防護員可以在同一階段加上更多符合運動專項的功能性動作,共同來幫助小鄭。

第四階段:

最後,當醫療階段完成時,體能教練也進行參與,雖說專項是籃球,但受傷後腿部肌肉力量、體能、心肺等能力已有明顯下滑,因此針對小鄭的目標制定專屬訓練課表,不僅是符合運動員的需求,更要符合球隊的計畫,這就是所謂的「週期化訓練課表」,更謹慎的做法是不僅體能教練,還包含運動防護員與籃球技術教練共同討論,制定與訓練出符合目標的結果。

 

以上四大階段為運動醫學團隊接收到一個前十字韌帶損傷運動員必經的路程,但不僅僅是膝蓋問題,其實任何問題的處理也都是所有團隊成員一起來討論完成;另外,也不僅僅是針對運動員的訓練,針對一般人也是一樣的流程,但目標可能是阿嬤要抱孫,上班族要解決腰酸背痛的主題。

 

醫學技術與社會渴求知識的豐富疊加,對自己身體自主權的掌控力是越來越高,不再是過去的單純保守治療,從台灣興起的多家運動醫學中心與持續累計的個案顯示,團隊與服務都有專業與監控的品質,是帶給所有人很大的福音,未來有相關需求或疑慮不妨直接電話或到店進行檢測評估或諮詢,花一小時評估自己,對症下藥,減少隱性問題產生而不自知。

 

原文出處:https://www.thecorelifestyle.com/blog/eight-fascinating-facts-about-fascia-by-derrick-price-ms?fbclid=IwAR1R92-7bANw9qxtpfGVzfDABpdXcq-Yy-33vGG2T6lfi5a8gcB15w-Raoc

搜尋專欄

月份尋找

  • 2020 / 02